驱逐舰
驱逐舰是以导弹、火炮、鱼雷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高速战舰。是海军舰艇编队中主力水面舰种,用于攻击水面舰船、潜艇和攻击岸上目标,担负防空、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等任务,是航母战斗群的主要护卫兵力之一。 现代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3000~9000吨,多数为4000吨左右,航速30节~38节,续航力3000~6000海里,能在5~6级海况下有效使用武器,7~8级海况下安全航行。主要舰载武器有:反舰导弹、舰空导弹、反潜导弹、巡航导弹、中口径舰炮、小口径舰炮、鱼雷,配备有舰艇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和舰载直升机。按使命不同,分为反舰型、防空型、反潜型和多用途型。反舰型驱逐舰配备的武器主要是反舰导弹,用于攻击水面舰艇,也可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岸上目标;防空型驱逐舰以舰空导弹、舰炮为主要武器,装备先进的对空警戒和侦察设备,主要用于舰艇编队防空;反潜型驱逐舰装备有先进的对潜搜索设备、反潜直升机和多种反潜武器,在舰艇编队中担负反潜作战;多用途驱逐舰排水量较大,装备有反舰导弹、舰空导弹、舰炮和反潜武器系统,具有反舰、防空、反潜、对地攻击等多种作战功能。对于没有航母和巡洋舰的国家,驱逐舰是海军装备的骨干力量,可组成以它为核心,包括护卫舰、潜艇的舰艇编队,在岸基飞机的支援下实施近海防御作战。 目前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艘驱逐舰,其中美国56艘、日本40艘、俄罗斯22艘、英国12艘、中国台湾地区13艘。代表现代驱逐舰水平的有美国的“阿利•伯克”级、“基德”级、“斯普鲁恩斯”级,俄罗斯的“现代”级、“勇敢”级,英国的42型,法国的“乔治•莱格”级,日本的“金刚”级等。 驱逐舰的发展趋势主要是:①功能趋向多用途,强调对地攻击、战区反导和联合作战能力,追求隐身化、网络化、智能化、高可靠性和经济可承受性。②排水量增大,20世纪80~90年代达到8500吨,21世纪的大型驱逐舰,排水量可能增大到10000吨。③动力装置采用柴油发动机一燃气轮机或燃气轮机,将来可能采用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④采用隐身技术,以降低舰艇的雷达、红外、声音和电磁等特征信号。 ![]() ![]()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美国海军装备的最新一种导弹驱逐舰。首舰于1988年12月开工建造,1991年7月服役。首批建造21艘,第二批建造7艘,已全部建成。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总长153.8米,舰宽20.4米,吃水9.9米,满载排水量为8400~9023吨,航速32节以上,续航力4400海里(航速20节)。人员编制303名(其中军官23名)。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持续功率为78兆瓦,双轴推进。舰上配备有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火控系统、声呐、卫星通信系统等设备。舰载武器主要有对地攻击型“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标准-2”中程舰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先进武器和“宙斯盾”作战系统,具有完备的攻防作战能力。舰载导弹有“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标准-2”舰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除“鱼叉”反舰导弹以外,其余导弹全部配置在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中。垂直发射系统由多个标准结构的导弹舱组成,安装在甲板下面。1个导弹舱有8个发射管,每管1枚导弹。“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前甲板有4个导弹舱共29个发射管,后甲板有8个导弹舱共61个发射管。前后甲板各有1个导弹舱留出3个发射管的舰桥位置安装臂式起重机,用于吊装导弹。舰上其他武器还有1门Mk45型127毫米高平两用炮、2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1架SH-60B直升机或2架轻型直升机,以及电子对抗系统。 “阿利•伯克”舰的主要特点是:①装备有“宙斯盾”作战系统和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作战能力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当;②采用集体三防设计,舰员舱的舱口为双层气密式,还有喷水装置产生水幕,可防生物、化学武器的攻击和核辐射;③外露部位采取隐身措施,上层建筑较低,可降低雷达和红外反射特征信号;④作战室位于水线以下,其电子设备都经过抗电磁脉冲加固;⑤重要舱室有装甲防护。 “勇敢”级驱逐舰 意大利建造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主要使命是在舰艇编队中担负反潜和防空任务。“勇敢”级驱逐舰长147.7米,宽16.1米,吃水8.6米。标准排水量为4330吨,满载排水量为5400吨。飞行甲板长24米,宽13米。主机为2台燃气轮机,辅机为2台柴油机,**航速31节,续航力为7000海里(航速18节)。舰员编制377人(其中军官32人)。 该级舰具有较强的反舰、反潜和防空能力,反舰武器包括2座或4座双联装“特塞奥”Mk2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射程180千米;1座127毫米火炮,射程16千米。 反潜武器有:2座三联装324毫米B515轻型鱼雷发射管;2架AB-212反潜直升机,也可载1架SH-3D“海王”直升机和1架EH-101直升机。 防空武器有:1座Mk13Mod4型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40枚“标准-1”导弹;1座八联装“信天翁”导弹发射装置(备弹16枚);3座76毫米(62倍口径)速射炮。 “现代”级驱逐舰 苏联海军为适应远洋作战需要而建造的一种大型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又称956型驱逐舰,主要任务是作为航母编队的协同兵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几乎同时开始设计建造两级驱逐舰,即“现代”级和“无畏”级。两舰的大小相差不多,“现代”级驱逐舰以对空作战为主,并具有较强的对海作战能力,“无畏“级以反潜作战为主,两者联合作战时可互为补充。 “现代”级驱逐舰长156米,宽17.3米,吃水6.5米,标准排水量6500吨,满载排水量7300吨,续航力在航速14节时为14000海里。动力装置由2台蒸汽轮机和4台锅炉组成,总功率为73500千瓦,4轴推进。搭载1架“卡-25B”或“卡-27”反潜直升机。全舰编制296人。 舰载武器以导弹为主,包括2座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发射SA-N-7舰空导弹(后期建造的同级舰换成SA-N-12或SA-N-17舰空导弹),备弹48枚~72枚,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数30,射程为25千米,有效射高为15米~14020米;2座四联装改进型SS-N-22舰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数2.5,射程110千米,战斗部为核弹头或300千克高能炸药。反潜武器有2座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座6管RBU1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备弹48枚,火箭射程1000米,战斗部为重55千克深水炸弹。火炮有:2座130毫米双管全自动高平两用舰炮,**射速45发/分,射程28千米,备弹2000发;近程防御系统为4座6管30毫米速射炮,射程4千米,射速3000发/分,备弹16000发;水雷40枚。电子对抗装备有箔条弹发射装置、电子干扰设备和激光告警器等。舰载雷达包括1部3坐标对空搜索雷达、3部对海搜索雷达、6部舰第三章舰艇59空导弹火控雷达和3部舰炮火控雷达。 “现代”级驱逐舰首舰于1977年开工建造,1982年服役。已建造3种型别共20艘:14艘956型、5艘956A型和1艘956B型。956A型装备增程型SS-N-22反舰导弹,射程160千米,956B装备24枚垂直发射的SS-N-25(Kh-35)反舰导弹,射程l30千米。 “金刚”级导弹驱逐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装备的一种导弹驱逐舰。是日本仿照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建造的,有“金刚“号、“雾岛”号、“妙高”号和“鸟海”号共4艘,均已服役。舰长161米,宽21米,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7250吨,满载排水量9485吨。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持续功率76.21兆瓦,航速30节,续航力4500海里(航速20节)。舰员编制300人。 “金刚”级导弹驱逐舰装有从美国引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和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垂直发射系统的配置方式和数量与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相同,可发射“标准-2MR”中程舰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总备弹量90枚。“标准-2MR”中程舰空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数2.0,**射程73千米,中段采用惯性加指令制导,末段为半主动雷达寻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射程1.6~10千米,战斗部为Mk46反潜鱼雷,航程11千米,航速40节。 其他舰载武器有:2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27毫米舰炮,射程16千米;2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用于防御近程空中目标;2座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反潜鱼雷。有SH-60J“海鹰”舰载直升机1架。电子对抗装备包括电子对抗侦察、干扰设备,4座箔条弹发射装置和拖曳式鱼雷诱饵等。 “德里”级驱逐舰 由俄罗斯帮助设计和提供技术援助、印度自行建造的导弹驱逐舰。是目前印度除“维拉特”航母以外**的水面战舰,具有防空、反潜、反舰作战能力。“德里”级驱逐舰共建造3艘,命名为“德里”号、“迈索尔”号和“孟买”号,前两艘已于1997年和1999年服役,第三艘“孟买”号于2001年1月22日服役。 “德里”级舰长163米,宽17米,吃水6.5米,满载排水量6700吨。主机为2台俄罗斯制造的燃气轮机(功率39.7兆瓦)和2台印度国产柴油机(持续功率为7.29兆瓦),双轴推进,航速28节,**可达32节。人员编制360名,其中军官40名。 舰载武器大部分是从俄罗斯购买的,包括:4座4联装16枚SS-N-25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SA-N-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48枚;1门100毫米舰炮,射速60发/分,射程15千米;4门6管30毫米加特林炮,射速3000发/分,射程2000米;1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2座深弹投放装置。电子对抗装备有箔条发射器、电子侦察设备和电子干扰机等。舰上可载2架从英国购买的直升机或者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直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