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训练由演练进入对抗阶段
10月27日,山东省人防信息化装备运用综合演练现场,导调组依据无人机传回的演练现场画面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从10月20日开始,该省、市两级18支人防机动通信专业分队展开人防信息化装备运用综合演练,共计动用信息化装备19类1000余台(套),实现新装备尽快转化为战斗力。
自从天空成为战场,防空就成为战备重点。人民防空这座“地下长城”,与武装力量一起构成强大的攻防体系。
“十三五”时期人民防空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家安全形势看,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复杂多变,海上、空中、太空等领域安全威胁加重,对人民防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战争形态演变看,信息主导、精打要害成为基本作战思想,空袭贯穿全过程并加速向空天一体、空海一体和隐性化、快速化、无人化发展,人民防空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从人民防空阶段特征看,体制不顺、结构失衡、管理粗放等矛盾问题凸显。
那么,新时期人民防空建设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2016年5月13日,在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提高防空袭斗争能力,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
“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要筑牢护民之盾,作为准军事机关的人防部门,必须抓紧“练”。
这个“练”,反映在用实战化集训统一实战化训练的思路。近年来,部队实战化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人防系统却很少开展对抗训练,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人防就是单纯的防、被动的防,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搞对抗。但是今年以来,部分城市人防部门借鉴部队的成功经验,加强对人防对抗训练的实践探索,逐步走出一条符合人防实际的方法路子。
这个“练”,落实在用军事斗争准备检验实战化训练的成效。2015年,国家人防办组织编写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一年多以来,各地人防系统广泛开展了各层次、各类别、各专题的训练,完善了训练方法,摸索了训练路子,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人防训练体系。重点抓好人防指挥部训练练指挥,抓好人防机关训练砺队伍,抓好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强力量,抓好城市人防演习联体系,抓好联训联演促联合,有效提升遂行任务的能力。
回顾过去,无比自豪,人防综合防护体系已经构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基于信息系统的人防体系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人防训练迈大步,就要着眼使命任务,围绕信息化条件下预警报知、信息防护、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人员疏散掩蔽、抢救抢修、城市管控、指挥控制、综合保障“八项行动”,着力提升人防平战转换、预警报知、整体防护、应急救援、指挥控制、综合保障“六种能力”。
人民防空实战化训练,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