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除了防空洞你还应该知道什么?

2016-11-21
231

人民防空,除了防空洞你还应该知道什么?                      

  提起人防,知情的人能说出“走、藏、消”等术语,不熟悉的群众也许只零零星星地听说过防空洞。的确,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对“防空”的概念还停留在战争年代,而对和平年代的人民防空工作知之甚少。人民防空工作是怎么起源的?在和平年代是如何进行的?承担哪些使命任务?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需要众所周知的常识,能说出一二者又很少。

  其实,人防就在你我身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人民防空人民建,人民防空为人民。了解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掌握防空防灾的基本常识,增强国防观念和防护意识,既是国之大事,也是民生所系。


人民防空   /  不止是有防空洞

  防空洞对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对老一辈人来说,挖防空洞可能是他们那个年代参与过的工作。对年轻人来说,防空洞可能是从小就听过的革命故事。而对孩子们来说,现在的防空洞可能是每年夏天跟着爷爷奶奶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然而,人民防空并不止有防空洞。广义来讲,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都可以称之为人民防空。人民防空与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防空洞只是人民防空工程之一。

  像城市里的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步行街、地下商场等设施都可以在发生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敌人空袭等情况下,为人民群众提供避险、疏散等保护生命安全的职能,这些都是人民防空的组成部分。

  同时,根据《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此外,每年9月18日全国各地为纪念“九一八事变”鸣响的防空警报,也是人民防空的一部分。


和平年代   /  人民防空依旧重要

  在国家层面,人防工作会议的规格也非常高。今年5月13日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会见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到,人民防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并强调了人民防空“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明确提出要把人民放空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

  战时防空,就是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平时服务,就是利用人民防空战备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服务人民生活,展现利国利民的独特价值;应急支援,就是积极参与政府应急管理行动,充分利用人民防空战备资源为应对和处置平时突发公共事件、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提供支援保障。

  现在的人防部门,不再是**保持战备姿态,而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在全国很多地方,过去被闲置多年的防空洞被改造为酒店、餐厅、仓库和停车场,而一些符合标准的底下商场、停车场等设施也可在战时作为应急人民防空设施。人防工程的平时开发利用,既节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交通状况、美化了城市环境,又方便了人民生活、拉动了经济建设、促进了城市发展。

  根据媒体报道,沈阳市苏家屯区的一座0.5吨氯气罐曾发生泄漏,泄漏的氯气危及附近数千名居民的生命安全,10多分钟后,沈阳市人防办的救援车飞速而至,几名身穿防护服的防化队员,冒着生命危险火速更换氯气罐阀门,整个抢救过程无一人伤亡。这也是地方人防办转变防空防灾一体化,战时、平时,战备救援同步进行的现实实践。


当代人防   /  从保护生命到服务市民

  有人可能觉得人民防空离自己十分遥远,但地下车库、底下商场这些地方可能是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人民防空,说到底还是为了人民群众,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财产安全。只有多了解、多留心身边的人防工程,才能在意外和灾害来临的时候,保护好自己。我们并不好战,但若是那“豺狼”来袭,人民防空,就是保护我们的“猎枪”。

  伴随着我国《人民防空法》的诞生,人民防空与应急救援的一体化建设已在上海、辽宁等地露出了“尖尖角”。沈阳市应急救援办公室自成立3年来就接警130余次,其中处理危险品事故5次,接转处理一般性事故90多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其实,建立防空防灾相结合的民防体制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将民防的单一职能扩展为战时防空抗毁、平时抢险救灾的双重职能。因此,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提出,要把人民防空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力量,要求努力构建与国家安全和发展需要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

  实际上,我国东北地区和上海市自80年代以来就积极探索战时防空与平时抗灾救灾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人防组织、人员、技术和设备设施,主动承担了一些防灾救灾特别是核应急、化学事故应对、特种救援等任务,填补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空白领域。此后,一些地方的人防办相继加挂民防办的牌子,或改称民防局,积极参与应急管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彰显了人防人的卫国护民情怀。

  比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城市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愈加突出,尤其是老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南京市人防办发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推进在老小区利用绿地、广场、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兼顾人防要求的地下停车场。目前已完成公教一村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南京六中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樱驼花园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夫子庙东牌楼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康盛花园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安怀东路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今年还将继续推动人防工程建设,挖掘新建一批地下停车场。今年已开工的有春江学校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南湖体育场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田家炳中学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人民中学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预计可提供停车位2100余个。

  另外,从2011年起南京市人防办本着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精神,向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救援包。2011年发放4万户、2012年发放5.5万户,2013年发放6万户,2014年发放6万户,2015年发放8.7万户,2016年将发放12.5万户。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地发放应急救援包,采用电脑摇号方式随机产生居民家庭,邀请公证机构公证,中签结果公示接受市民监督。 从而增强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市民的应急救援技能。


来源:南京人防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