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这颗毒牙,有多尖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最近发表题为《萨德:美国防御弹道导弹的超级盾?》的访谈文章,文章说THAAD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目的是保卫美国部队、同盟部队、人口密集地区和重要基础设施不受短程、中程弹道导弹的袭击。
THAAD具备利用可靠的碰撞击毁(动能)杀伤力和在大气层内外摧毁威胁的独特能力。THAAD可有效防御所有类型的弹道导弹弹头,特别是携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核或生物)的弹头。THAAD具备强劲的火力和火控性能,专为抵御大规模袭击而研制。THAAD可与其他导弹防御系统组件共同运作,与“爱国者”PAC-3型导弹、“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前沿配置的传感器以及C2BMC(指挥、控制、作战管理和通信系统)配合使用,实现防空和导弹防御性能集成**化。THAAD机动性强,可快速部署,为作战人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威胁局势。
THAAD可与所有导弹防御系统共同使用。由于潜在敌人不断增加弹道导弹库存,THAAD也具备防御大规模袭击的特殊能力。在过去13次严格的研发和操作测试中,THAAD完成任务的成功率为100%,其中11次拦截全部成功。
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包括4辆发射车、雷达、冷却车、控制站、指挥舱、通讯单元、发电车等。
萨德系统的动能杀伤最引人注目,它是从“星球大战”计划就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其破坏机理是“碰撞-杀伤”。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却对末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度不亚于“子弹打子弹”。
上方为THAAD系统拦截弹,头锥后部的蓝色椭圆型区域为红外跟踪窗口,其后方十字形交叉的圆筒为推力矢量发动机喷口。
AN/TPY-2雷达,天线面积9.2平米,T/R单元25344个,平均发射功率81千瓦,接近伯克级驱逐舰AN/TPY-1雷达的一倍半。
部署在韩国的AN/TPY-2雷达的搜索范围,图中三个圆的直径分别为2000、800和600千米。
过去很多人认为,反导武器**是防御性的,似乎你不主动攻击它,它也惹不着你。其实并非如此。反导武器首先是起到战略威慑作用;其次,现代反导武器不**是盾牌,消极地等别人来进攻,它在平时就能起到摄取情报和监视、控制对方的作用。
像萨德反导系统,它的雷达为X波段有源多功能相控阵体制,一部雷达就可完成探测、搜索、跟踪和目标识别等多项任务,其雷达天线的作用距离超过500公里,号称当今世界上**,功能最强的陆基移动雷达。甚至有专家推算,萨德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0公里。
若将萨德系统部署在韩国境内,比起部署在日本,大约又能向西、向北前推进300千米的探测距离,能更方便地监视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大部分的中远程导弹发射活动。这当然要遭到中、俄的强烈反对和抗议。
关切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并不只担心它可拦截几枚导弹,主要是美国在中国家门口装上偷窥中国家事的眼睛和“偷听”的耳朵。
2月12日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接受路透社采访,在回答美有可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问题时,他指出,“萨德”反导系统覆盖范围,特别是其X波段雷达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防卫需求,深入亚洲大陆腹地,不*将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将损害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