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10时,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省开放人防工程开展避暑纳凉工作新闻发布会。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主持人郭志华主持新闻发布会,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郑金锋致发布词,省人防办平战结合处处长吴杰、郑州市人防办副主任许晓常参加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来自河南日报社、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河南分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青报、香港卫视、大公报、大河报、郑州日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人民网、中国网、搜狐网、大河网、凤凰网、河南手机报、私家车999等44家媒体参加发布会并进行了全程报道。
郑金锋在发布词中首先向媒体记者简要传达了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和近期召开的第三次全省人民防空会议精神。他指出:去年5月份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和今年6月15日召开的第三次全省人民防空会议具有程碑意义,标志着人防工作的理念目标、内涵外延、使命任务都发生了革命性、根本性变化,突出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防空的新定位、新目标上,即:“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要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省委书记谢伏瞻在亲切会见第三次全省人民防空会议代表时强调:“人民防空为人民”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坚持融合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开创我省人防事业发展新局面。郑金锋指出:在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和第三次全省人防会议后,人民防空步入了历史性、革命性的发展阶段,避暑纳凉工作是落实省委和谢书记“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重要指示、体现人民防空军民融合发展思想的一项具体举措,并从加强纳凉工作领导、确保纳凉群众安全、提高纳凉环境质量、提升纳凉点管理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
郑金锋强调:省人防办党组一直把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工作作为民生实事放在突出位置,各市、县人防部门按照人口、工程分布和群众需求,科学规划避暑纳凉点建设,逐年提高开放数量和质量,并把避暑纳凉工作与人防工程使用维护、人防宣传“五进”、社区人防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社会影响显著。今年,全省共免费开放153个人民防空工程纳凉点,纳凉时间为 7月至9月,各级人防部门共安排落实避暑纳凉专项经费近190万元,用于保障纳凉点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环境维护,坚持人防干部带班值班制度,积极协调街道社区和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加大对纳凉点的巡查和监管,让群众纳凉期间感到舒适、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纳凉的舒适度,省人防办今年特别提出纳凉点要实现“六通六有一保障”,即通水、通电、通排污、通手机信号、通有线电视、通无线网络;有茶水、有桌椅、有书报、有电视、有防暑药品、有公益活动;专人专职管理。各级人防部门会将纳凉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和服务上,为市民免费提供饮用水、桌椅等服务,开展“铸盾为民、低碳纳凉”示范纳凉点建设,丰富纳凉活动,尽量让广大群众满意,把这项服务民生的好事更好地继续坚持开展下去。
发布会上,人民网、大河网、香港卫视、中国新闻社等就媒体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如:人民防空的职能使命、人防建设在解决“城市病”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职能发挥、我省及省会郑州市开放避暑纳凉点基本情况等进行了提问,郑金锋、吴杰、许晓常分别进行了回答解答。省政府新闻办郭志华就召开此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强调,号召广大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我省避暑纳凉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参加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媒体记者还参观体验了人防“微宣室”、人防“e线通”和宣传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第三次全省人民防空会议精神的系列图片展,展示了我省人防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