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报》动员版头条报道我省“9.18”系列活动

2017-10-23
253


《中国国防报》动员版头条报道我省“9.18”系列活动


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

■贾宏伟


  每年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对国人而言,这一天无疑是国耻日,同时对人防系统来说,也是开展宣传的时机。除了辨识警报外,战时防空的知识是什么,人员防护的技能有哪些,非常需要全社会周知。如果在群众眼里,人防的形象仍是“挖地道、拉警报”,这种宣传就缺乏应有的时代意义。

      环顾四周,今天的人防宣传正面临着更趋复杂的挑战:多变的技术、多元的观念、多样的选择……过去有效的,现在未必有效;过去成功的,现在却难以复制;过去难以逾越的,现在则可以突破。因此,人防宣传如果还沿用挂横幅、贴标语、出板报的传统做法,不重视发挥微博、微信、播客等新媒体的作用,必然会日渐式微。唯有适应新环境、使用新内容、走进“微时代”,让群众真正了解信息化战争中的人防,方能不辱使命、再续辉煌。

       人防宣传工作者是国防教育的先行者,要创新就要重视学习。新形势下人民防空已发生悄然巨变:地位作用更加重要。“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明确了人防的新定位、新要求。时代价值日益凸显。作为军民融合的“结合部”,人防能发挥特有的战备、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宜居城市的功效明显。功能作用受到重视。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寄予厚望,了解人防的欲望、参与防护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把握这些变化、跟踪人防变革,才能释放出时代最强音。

      人防宣传的特点是长期耕耘,创新也要有战略定力。与其他工作相比,人防宣传可谓是“潜绩”,做得越好越容易“润物细无声”,做得不好也很难找出破绽,这就容易导致某种程度的“懒政”。比如,只进行投入、不关注效果,只关注做没做、不关注好不好。凡此种种,本质上都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人防宣传要创新发展,就要走出“不出事”的求稳思维,摆脱“做给上面看”的功利思想,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既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就能走出人防宣传的新天地。

       “不日新者必日退”。此次河南省人防办“9·18”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与宣传形式和内容创新息息相关。以此为鉴,以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以无私无畏的改革勇气,不为条条框框所限,不因“没有先例”而困,人防宣传就能大有作为。



河南省——

“九一八”,人防打出组合拳

■本报记者 程荣 通讯员 林晓冰


写在前面

     86年前的警报,是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悲怆;86年后的警报,是拒绝遗忘、发愤图强的自省。穿越86年的警报,不*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而且具备一个深刻的意义——防空。抓住这一纪念日,8月1日至9月中旬,河南省人防办启动防空警报试鸣系列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人防、参与人防建设的浓厚氛围。


空袭来临如何防护——

在近似实战的演练中找答案

       9月18日9时59分,河南省人防警报试鸣指挥中心内静得能听见秒针的嘀嗒声。60秒后,全省防空警报试鸣的指令从这里发出,防空警报同步鸣响在中原大地。防空警报试鸣结束后,该省各地市开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社区、学校、机关等开展疏散演练和不同类别的人防专业队演练。

      防空警报+疏散演练,这两项活动让民众知道了“空袭来临去哪里躲”。但是作为城市管理者,假如空袭来临,如何去保护民众?“这是今天活动的另一主题:进行人防指挥部点验。”省人防办指挥通信处副处长王九彤告诉记者:“今年是我们在落实编成体制改革后首次进行人防指挥部点验,其意义在于让党政军首长和机关领导清楚自己的职责。”

      人防指挥部由党政军首长和机关组成,其成员是人防机关的上级领导、平级业务单位的领导。人防机关协调指挥部训练难度大、困难多。

      记者在河南省人防警报试鸣指挥中心看到,警报试鸣结束后,随着“按计划进行”口令的下达,各编成单位人员迅速进入席位,由平时转换为战时。

      “河南省已连续16年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活动,群众对防空警报的辨识度有了,但是战时防空知识、人员防护技能有哪些,更需要全社会周知。因此今年我们不*拉响警报,还开展多项活动宣传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河南省人防办主任贾宏伟如是说。

      据悉,随着军队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省市县(区)三级人防指挥部都有所调整。从今年2月开始,该省人防办逐级梳理人防指挥部编成体制,按照军地联合、平战一体、精干高效、常备运行的原则,对指挥部成员单位进行补充调整,实职实名编配到位,让几十个成员单位的百余名席位人员在点验中实兵实装进入情况,熟悉单位职责、席位任务和指挥流程。


人民防空是什么——

在人防知识大赛里找答案

      关于人防的新闻一直到9月18日晚还没有淡出中原大地群众的视线。

      9月18日21时15分至22时45分,河南卫视频道播出“勿忘国耻铸盾中原”人民防空知识融媒体大赛决赛的实况录像。

     这是该省人防办首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人民防空知识综合性大赛。如何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人防知识大赛中?创新!贾宏伟给大家定下目标。

      创新,首先体现在考题内容新。该省人防办秘书处处长王洪涛告诉记者:“从5月1日开始,我们动员省人防办全体机关人员都参与出题,随后从中选取500道作为基础题目。之后的每场比赛,我们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增加或删减。”他举例,像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雄安新区地上地下规划这些都纳入了考题范围。

       其次是形式新。除了常规选择题外,出题组还在抢答环节设置了情景剧题、视频题、图片题、试听题等。“我没想到题目中还有电影《地道战》,从当时地道连线成片来谈对现代人防建设的借鉴意义。”一名参赛者告诉记者。

     “全省各地动员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在校学生、社区群众参与,组织层层选拔,参与人数共计1930280人。”该省人防办负责融媒体大赛的陈琪林说道,线下参与比赛人员中年龄**的75岁,最小的只有11岁。郑州市人防办代表队的培英亚是金水区文化路办事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复赛间隙,边哄着9个月大的孩子吃饭边看上两眼复习题,“冲进决赛问鼎**可是我和宝宝共同的愿望呢。”她告诉记者。

       较之线下火热的比赛,线上的参与成绩也毫不逊色。据统计,大赛网络竞答活动参与者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涉及361个城市,总参与人数达200余万人次,网上知识竞答参与人数968560人次,网上投票参与人数983346人次,其中参与复活投票800186人次,人气投票183160人次,网上投票访问人数达到1093433人次。


 (张锐制图)

      9月12日晚,10支代表队经过必答题比拼、抢答题对决、创作节目表演等环节展开激烈竞赛,选手们的机智交锋常常使比赛陷入胶着状态,而理论学者、军事专家、艺术评委们就选手答题表现、题目内容、人防专业队组建、现代空袭特点及人防特色文化打造等问题的精彩点评,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人防办干什么的——

走进人防机关找答案

      9月16日6时,陈研穿上人防志愿者马甲,在镜子前照了又照。7时,作为首批人防公众开放日的特约讲解员,她要准时赶到省人防办,为参观者讲解演示微型宣传室和“e线通”功能。

      公众开放日在人防系统还是个比较新鲜的概念。该省人防办指挥通信处的曹裕军告诉记者,9月中旬,全省各级人防部门因地制宜开放人防宣教场馆、部分人防工程、机关院区等,通过人防设施体验、观摩装备演练、防护技能实操、有奖知识竞答等形式,让人防与公众的距离不再遥远。

       “我每天散步都要从省人防办门口经过,但对这个单位的性质并不了解。今天走进来,在人防微宣室体验了一把VR,挺过瘾。”住在省人防办附近的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参观完后,她准备申请成为社区人防志愿者。

      “我们邀请广大市民走进人防场所,体验人防设施,直接对话人防部门领导,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人防发展新动态,感知人防建设新成就,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曹裕军说。据了解,此次人防公众开放日,全省共接纳社会各界群众4万余人。

      “黄河之滨,国之中原,河南人防走在前,铸盾为民保安全……”省人防办自创歌曲《河南人防之歌》的铿锵之声,唱出了河南人防人“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的信心与决心,唱出了河南人防队伍昂扬向上、争先创优的风貌。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