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及防护行动

2017-10-25
127


地震前兆及防护行动


居民可观察到的地震前兆有哪些


       地震和其他任何事件的发生一样,也有一个孕育过程,期间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即地震前兆。

    (1)地下水的变化: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深部气体和物质随水溢出,使地下水冒泡、翻油花、发浑、变味等。

    (2)物理现象变化:相邻两条电线上出现火花,室内墙壁出现淡蓝色微光,在大地震之前不久荧光灯自动发光。

    (3)动物的异常反应: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性异常, 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变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生活习惯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活动。


家庭在防震方面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对房屋薄弱部位进行加固;确定室内安全位置,如坚固的家具下、承重墙角、洗漱间等,腾空杂物、转移易燃物品;保持门口、楼道、楼梯等通道畅通;熟悉逃生路线,进行模拟训练;准备好应急物品和常用药品等。

地震发生时如何采取防护行动

      地震突然发生时,平房或一层人员应立即跑到室外空地;楼上人员应立即在就近墙角、小房间、坚固桌边蹲下,蜷曲身体,抓住桌腿或扶墙壁;如无三角空间可钻,避开吊灯、衣架等容易震落、倒塌之物,用被子保护头部蹲下;严禁站在窗户旁边,防止玻璃破碎后伤害人体或在地震时甩出窗外;震后立即跑出室外,到开阔地避免受余震的伤害;室外人员应迅速避开危墙、高大广告牌、吊车、高烟囱、过街桥、陡崖、滑坡、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地物。

墙角避震


震后被困应如何采取求生行动

      震后被困时应:

   (1)保持冷静,感知自己被伤害情况,想好求生办法。

   (2)轻轻转动手和头部,转移碎渣,清理扩大头部及全身周围活动空间,并尽量支撑加固。对于脊柱疼痛的伤员,要保持原来姿势不动,尤其不可做扭曲、侧弯和弯腰动作,以免造成脊椎损伤。

    (3)用干净手帕、衣服捂住口鼻,设法包扎自身受伤部位。

   (4)搜集饮水、食品,不乱喊叫,保存体力。

    (5)回忆判断被埋位置,寻找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的办法,如口哨、敲击伸出外界的铁管或临空墙壁等。

震后如何救助被埋人员

    (1)注意贴耳侦听,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人员头部的位置。

    (2)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设法送风,以防缺氧窒息,再用饮水管传送低糖盐水。要利用各种器械救人,边扒救边支撑,防止其进一步受伤。

    (3)先扒出伤员头部,清理口鼻灰土,再扒开胸部挤压物,协助恢复自主呼吸。对于呼吸停止者,要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4)协助被埋者自己爬行,对不能爬出的人员,要逐渐移开挤压建筑构件,慢慢托出,切勿拖拉半截身体。搬运中注意保持脊柱水平轴线及稳定性,以免损伤脊椎。

    (5)对于长时间处在黑暗中的被救护者,要注意保护其眼睛,可蒙住双眼,避免突然强光剌激。

    (6)发现被埋较深的人员时,要立即报知搜救专业队,并协助施救。

震后救助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