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瑞士民防(三)

2016-12-20
347

走进瑞士民防(三)

     【瑞士民防工程设施】《联邦民防建筑法》和联邦政府关于民防建筑的政府令对各种民防设施的建筑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建筑时,首先必须按规定的标准设计相应的地下掩体建筑,并自己承担建筑费用。各州和市()民防机构均应按规定负责修建公共地下民防工事,作为本级政府辖区的民防地下指挥所和所需民防装备的储藏所。一旦需要,可从地下指挥所发出警报,所有民防系统人员到这里领取装备和物资。通常情况下,每个市()的地下民防总指挥部建在市()政府办公室的下面,另外还根据市()的规模在不同街区建有若干个公共地下民防设施。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在瑞士全国已建成的各种规模地下掩体可供全部常住人口使用,人均三防掩体的面积达5平方米。地下掩体中建有各种生活必需的基本设施,贮存可供全民生存10天以上的物资并按规定期限更新。

    【瑞士通信警报系统】瑞士民防警报系统分为联邦和州两级。全国防空和民防警报中心设在苏黎世。一旦发生重大突发情况,首先中断所有电视和广播的正常节目,专门播放警报,向人民通报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何种性质和规模的事件,动员民防人员迅速到指定的岗位待命,通知全体人民转入民防工事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同时启动固定警报系统发出警报。每在固定警报系统失灵的情况下启用机动警报系统。全国共有4250个固定警报装置。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一次测试性启用。民防组织还向所有家庭发放民防手册,其中详细讲解了警报信号的规定方式以及其代表的含义。瑞士还不成文地规定车辆在行驶中应将车内的收音机始终开着。

【瑞士民防费用】瑞士民防费用采取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分摊的办法。联邦政府根据各州财政收入情况,从联邦财政开支中给予各州和市()一定的补贴,主要用于各州和市()民防机构地下掩体的建筑、设备更新和执行民防救助任务。对各州、市()根据《联邦民防法》修建民防工事和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抢险救灾援助,联邦政府提供的补助占总费用的3040;对根据联邦政府命令组织的民防任务,补助占55%~65;对改进警报、通信设施和民防训练中心的费用,补助占30%~70%。各州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完成联邦规定的民防设施建筑,组织民防工作,更新和补充民防装备和物资,并对市()民防提供补助。市()政府负担联邦和州补助以外的其余费用。普通瑞士公民不缴纳专门的民防税,但需依法自费按标准修建自家地下掩体并保证必要的生存物资储备。瑞士各级政府目前每年用于民防的开支逐步减少,民防费用现主要用于人员的训练,设施和装备的更新、补充以及补助抢险救灾行动。


【瑞士民防掩蔽工程】瑞士按照民防建设规划,所有的掩体都必须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并配备防御化学武器和核放射尘埃的过滤器。掩体按地区和城市划分,相互连通,设有民防地下指挥所、地下医院、救护站和至少维持两周以上的饮用水和粮食储备。

   瑞士的许多大山都被挖空,作为战时储存军用物资和囤兵之用。有的山洞深达十几千米,高十多米,可并行四辆装甲车,里面武器弹药库、医院、食堂、宿舍、商店应有尽有。还有的山洞本身就是机库,高速公路也可变成临时起降飞机的跑道。

 瑞士卢萨恩的索年保隧道工程,贯穿瑞士南北,连通德国和意大利两条公路干线。内部建有2万多个床位的旅馆、300多个床位的医院、通风、供水、供电系统,拥有紧急情况下可容纳27000余人的防冲击波掩蔽部。

【瑞士公民民防教育】瑞士联邦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平时公民的民防教育,始终把提高全民的民防意识和普及民防常识作为政府和各级民防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民防教育已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主要内容之一,并把内容选编进中、小学教科书中。为广泛宣传民防、联邦和各州民防局在民防机关、训练中心和大到装备车辆、器材,小到铅笔、尺子、圆珠笔上都印上或贴上民防标志。联邦民防局编发的《民防手册》从小学生到养老院的老人人手一册,做到户晓人知。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