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宏伟主任带队赴重庆市考察学习民防建设
3月27日至28日,省人防办主任、党组书记贾宏伟带队赴重庆市学习考察民防建设经验做法,省人防办巡视员朱雪生及有关处室和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考察。期间,先后与重庆市民防办领导班子与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考察了502工程、033工程及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民防宣教中心、应急避难场所、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重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等。
座谈交流
重庆市是全国中西部地区**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重庆民防长期坚持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市民防办被纳入市规划委员会、应急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综合应急救援总队、三峡库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等成员单位,三项职能使命履行到位,民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考察学习,大家一致认为,重庆民防工作创新点多、融合程度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明显,对河南人防开创融合发展新路径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
一是地下连通工程提升城市品质。正在建设中的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采取“一环、七联络、N联通”的科学设计方案,是全国首个规模**的在繁华中心城区地下建设并通行的停车系统环道工程,总里程6.3公里,全部建成投用后,将把解放碑核心区域的26个地下车库2.1万个车位连接起来,整合成为一个超大型地下停车库,实现解放碑区域地上地下一体规划建设、互联互通、高效共享。该环道现已建成开通4.5公里,成功连接了解放碑区域地下7大车库、5000余个车位,并配备智能监测、智能交管等系统,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全方位保障人车通行安全、全自动启用应急设备,充分发挥了停车功能、交通功能和疏散功能,大大提升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环境、品质和竞争力。
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
二是平战结合路子实效益好。重庆民防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度、有机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较道口站、曾家岩站、两路口站、小什字站和1号线隧道等建设均充分利用重庆早期防空隧道,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建设速度。充分发挥早期坑道式人防工程常年恒温的特点,市民防办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利用人防工程经营葡萄酒窖、仓储等产业,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托市民休闲公园建成分区明晰、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各种指示标志清晰,疏散条件便利,实现避难场所与城市公园的完美融合。
利用人防早期工程改建酒窖
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公园完美结合,应急标志清晰易识
公园出入口处依山而建的车库
三是民防宣传教育手段丰富。市民防办建成西南首家民防宣教中心,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设置防空袭场景再现、防空警报试听、电梯逃生训练、4D电影等30余个展示体验单元,让参观者通过观看视频、操作体验、信息查询、知识问答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学习防空防灾应急知识,年接待群众达10万人次。在市区繁华地段,结合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建成人防教育场所,增添了反映惨案情景的群雕,陈列了部分历史图片,提醒人防居安思危、勿忘国耻,提高民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西南首家民防安全教育专题展示馆,全国科普基地
空袭场景再现
人防知识电子书
防雷电体验
医疗急救模拟训练
打绳结训练
昔日大轰炸遗址已作为人防教育场所
四是指挥信息平台实现多部门一体化运用。重庆民防各级指挥场所均为应急、公安、民政、消防等20余个人防指挥部成员单位预留了指挥席位,提供办公房间、电脑、信息接入等硬件设备,搭建完成防空防灾一体化指挥信息平台,实现了各类资源分类管理、信息传输统一调度、指挥平台共享共用;专门设立机要通讯室,为市委市政府核心信息系统提供容灾备份服务,促进了核心数据“地下化”。
设置消防专用图像采集系统
五是机关管理规范有序。重庆民防系统机关“准军事化”建设注重不断提升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以规范指挥场所管理为抓手,认真落实保密纪律,安排专人监督提醒严禁拍照,建立健全定期巡检制度,实现设备实时监控与人员定时现场巡查相结合;围绕战时防空、平时应急指挥需要,科学设置指挥席位和要素房间,做到编成单位办公室、专家会议室、空情标图室、文印室、档案室、战备值班室等标牌标注清晰明了,设施配置一应俱全,全员参与常态化规范训练,确保满足实战化应急指挥需求,展现了重庆民防系统良好的战备秩序、干部职工队伍优良的军事素养。
图书阅览室
(申自然/文,林晓冰/图)